搜索
首页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意思:路过的客人不需要带着鼓吹,野塘整天有鸣蛙。

出自作者[宋]杨时的《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诗人以朴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乡村景象。 首句“北前咫尺市朝赊”,写的是地点和距离,市集离这里有一段不近不远的距离。“垣屋萧条似隐家”,描绘了房屋的简陋和萧条,给人一种隐士住所的感觉。 第三句“过客不须携鼓吹”,过客不需要带着乐器来热闹,这里的宁静和自然就是最好的风景。最后一句“野塘终日有鸣蛙”,以野塘和鸣蛙结尾,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田园风光和自然气息。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自然、宁静、远离喧嚣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象生动鲜明,语言流畅自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北前咫尺市朝赊,垣屋萧条似隐家。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作者介绍
杨时(1020年-1071年),字龙池,号文伯,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士人、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出身世家,曾担任过几个官职,包括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但因多次上书直言劝谏,受到流放等处罚。杨时一生著述颇丰,尤以诗文、书法成就最为突出。

在文学方面,杨时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价值,以清新明丽著称,代表作品有《渔家傲·秋思》、《忆江南·江南好》等近百首佳作。在诗歌创作方面,杨时偏爱自由洒脱的体裁和情感,他的诗歌清新朗逸,抒发出豁达惬意的感觉,展现了自然美和人文情感之美。

在书法方面,杨时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法风格大胆奔放,自由自在,有“杨文伯之草”之称。杨时擅长于楷、行、草三种书体,其中狂草书法被誉为“飞白神韵”,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书法风格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鼓吹

    读音:gǔ chuī

    繁体字:鼓吹

    短语:树碑立传

    英语:beat the drum for

    意思:I

     1.宣扬;宣传。
       ▶唐·杜甫《进<雕赋>

  • 终日

    读音:zhōng rì

    繁体字:終日

    短语:从早到晚

    英语:daylong

    意思:(终日,终日)

     1.整天。
      ▶《易•干》:“君子终日干干。”

  • 过客

    读音:guò kè

    繁体字:過客

    短语:过路人

    英语:passing traveller

    意思:(过客,过客)

     1.过路的客人;旅客。
      ▶《韩非子

  • 鸣蛙

    读音:míng wā

    繁体字:鳴蛙

    意思:(鸣蛙,鸣蛙)

     1.蛙鸣。比喻俗物喧闹。
      ▶《晋书•后妃传论》:“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宋·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