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思》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意思:枯树重看发刺桐,好像听说路上已残红。

出自作者[宋]方回的《春思》

全文创作背景

《春思》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创作背景: 方回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然而,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方回仍然热爱自然,尤其是春天的美景。这首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 赏析: 1. 意境: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如“绿柳依依”、“桃花灼灼”,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诗人还通过“游人”的形象,表现了人们在春天里游玩、欣赏美景的情景。整首诗营造出一种清新、愉悦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2. 情感: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在诗的开头,诗人就提到“春来何处不芳草”,表达了春天无处不在的美好。接着,诗人又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和游人的情景,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魅力。最后一句“唯有幽居者,心随落花飞”,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 3. 技巧:这首诗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绿柳依依”、“桃花灼灼”,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画面感。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总之,《春思》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美丽的景色和人们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多端世故干戈后,大好春光老病中。
万户独难侯李广,两生宁肯圣孙能。
画楼著燕朱帘卷,别有冥冥物外鸿。

关键词解释

  • 刺桐

    读音:cì tóng

    繁体字:刺桐

    英语:erythrina

    意思:
     1.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干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我国广东一带亦多栽培。

  • 枯树

    读音:kū shù

    繁体字:枯樹

    意思:(枯树,枯树)
    凋枯之树。
      ▶汉·焦赣《易林•小畜之蛊》:“寄生无根,如过浮云,立本不固,斯须落去,更为枯树。”
      ▶《晋书•王羲之传》:“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

  • 残红

    读音:cán hóng

    繁体字:殘紅

    意思:(残红,残红)
    凋残的花;落花。
      ▶唐·王建《宫词》之九十:“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宋·李清照《怨王孙》词:“门外谁扫残红?夜来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