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百丈山》 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意思:只有把钟动明白,往西下见征鞍。

出自作者[宋]袁陟的《百丈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山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远方的向往和不羁的情怀。 首句“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险峻、层峦叠嶂的景象。接下来的“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则表现了寺庙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之中,而通往寺庙的道路直通云霄。这里的“幽谷”和“白云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山谷的宁静,又突显了道路的艰险。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这两句诗,通过对树木和天空的描绘,表现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壮丽。诗人将树木比作“苍天骨”,意味着树木已经历经沧桑,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而“蓝凝上帝冠”则形容天空如同上帝的皇冠一般,高悬于大地之上。 “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这两句诗,描绘了秋天已经来临,山上的气温骤降,夜晚的板屋也变得寒冷。这里的“右屏”指的是山的一侧,暗示着诗人身处山中。 “三宿孤不恋,千山远梦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在山中度过了三个夜晚,但他并不留恋这里的美好景色,而是怀着对远方的憧憬和梦想。这里的“孤”字,既是对诗人自身的描绘,也是对他所处环境的写照。 最后两句“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意味着诗人在清晨听到寺庙的钟声,意识到时光已晚,于是骑着马离开了这个地方。这里的“征鞍”象征着诗人即将踏上新的征程,追寻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不羁的情怀。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复岭逾崷崒,层崖遍屈盘。
寺当幽谷面,路指白云端。
树老苍天骨,蓝凝上帝冠。
右屏秋已冻,板屋夜多寒。
三宿孤不恋,千山远梦残。
惟悉钟动晓,西下见征鞍。

关键词解释

  • 征鞍

    引用解释

    犹征马。指旅行者所乘的马。 唐 杜审言 《经行岚州》诗:“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宋 谢薖 《蝶恋花》词:“留定征鞍君且住,人间岂有无愁处。”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王孙何处解征鞍,灵妃怨,瑶瑟与谁弹?” 刘国钧 《饯春词》之一:“若个多情解相忆,征鞍还带落花飞。”

    读音:zhēng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