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李安见寄》 三举休嗟尚陆沉,献书已得帝知音。

三举休嗟尚陆沉,献书已得帝知音。

意思:三举休赞赏沦陷,献书已经得到皇帝知音。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依韵和李安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经历了一些人生起伏和挫折后,对生活和未来的感慨和自我宽慰。 首句“三举休嗟尚陆沉,献书已得帝知音”,表达了作者在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未能中举后的无奈和苦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坚信自己的才华终会被皇帝所知,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烧残灰烬方分玉,披尽泥沙始见金”,这句诗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经历种种困难和挫折后,如同在灰烬中寻找玉石,披荆斩棘,历经磨难,终见真金。这是一种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坎坷的深刻描绘。 “思苦任成潘岳鬓,道穷莫动孟轲心”,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对生活的思考和坚持,即使面临苦难和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坚定和执着,不轻易动摇信念。 最后两句“公车再召应非晚,疏懒犹难卜访寻”,表达了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被重新征召为官,重返仕途。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无奈,即虽然渴望重新为官,但因为懒散的性格,却难以主动去寻找机会。这种矛盾的心理,也是许多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作者经历的描绘和对信念的赞美,表达了一种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同时,也揭示了人在面对困境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举休嗟尚陆沉,献书已得帝知音。
烧残灰烬方分玉,披尽泥沙始见金。
思苦任成潘岳鬓,道穷莫动孟轲心。
公车再召应非晚,疏懒犹难卜访寻。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陆沉

    读音:lù chén

    繁体字:陸沉

    英语:displacement of land

    意思:(陆沉,陆沉)
    亦作“陆沈”。
     
     1.陆地无水而沉。比喻隐居。
      ▶《庄子•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 三举

    读音:sān jǔ

    繁体字:三舉

    意思:(三举,三举)

     1.三次杀牲备膳。举,杀牲盛馔。
      ▶《周礼•天官•膳夫》:“王齐日三举。”
      ▶孙诒让正义:“王齐日,朝食盖用大牢,日中及夕食,则或少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