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蒙寺丞赴郢州》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

意思:客人自己射飞大雁,渔夫能供跃鳞。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蒙寺丞赴郢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是一首对古代诗歌的赏析和对当代环境的反思。它通过对古代诗歌的赞美和对当代环境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首联“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中,“郢国”指的是古代楚国的都城,“白雪”是古代楚国的一种高难度的歌曲。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诗歌艺术的赞美,认为即使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优秀的诗歌作品仍然能够流传下来,被人们所传唱。 颔联“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则表达了对当代环境的质疑。诗人询问,现在的人是否还能理解那些优秀的诗歌,是否还能欣赏那些高难度的艺术作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代文化环境变化的忧虑,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的关注。 颈联“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则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场景,一个是文人雅士射飞雁、赏自然美景的生活,一个是渔夫捕鱼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欣赏,也暗示了人们对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尊重。 尾联“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最后两句诗,诗人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古代名臣与当代环境相联系。这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代环境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诗歌艺术的赞美和对当代环境的质疑,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关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倡导人们尊重生活的多样性,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
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
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
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射飞

    读音:shè fēi

    繁体字:射飛

    意思:(射飞,射飞)
    用箭射飞鸟。
      ▶唐·李嶷《少年行》:“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
      ▶唐·卢纶《天长久词》:“楼船泛罢归犹早,行遣才人斗射飞。”
      ▶宋

  • 跃鳞

    引用解释

    1.指鱼游动。 晋 陶潜 《<游斜川诗>序》:“魴鲤跃鳞於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

    2.指游动的鱼。 唐 喻坦之 《春游曲江》诗:“曲岸藏翘鷺,垂杨拂跃鳞。” 宋 戴复古 《舟中》诗:“密树藏飞翮,平波见跃鳞。”

    3.比喻人奋发有为。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羣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