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刘和州》 杨旌摇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杨旌摇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意思:杨旗摇手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出自作者[宋]徐玑的《送刘和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杨旌摇指历阳城》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历阳城外战事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首联“杨旌摇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即将展开的场景。杨旌摇摆的手势指向历阳城,霜淡晴天的背景下,战鼓和号角的声音清晰可闻,营造出紧张而肃杀的气氛。 颔联“步骑打围秋草绿,舳橹傅唱晓江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细节。步兵骑兵在秋天的草原上集结,战船在清晨的江面上发出号令声,战争即将开始。 颈联“岸分南北人烟近,地控东南羽檄清”,诗人从地理环境和战略位置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背景。这里的地形将形成南北分界,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变得亲近起来,而这里也控制着东南地区的军事动态。 尾联“牧守只今蜚刎予,九重渊默待盈成”,诗人对当前的战争形势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判断。牧守们如今纷纷自刎,朝廷却沉默不语,等待战事的胜利结果。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也暗示了朝廷决策者的深思熟虑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生动描绘和对战争形势的深入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决策者的期待和思考。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很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杨旌摇指历阳城,霜淡晴天鼓角明。
步骑打围秋草绿,舳橹傅唱晓江平。
岸分南北人烟近,地控东南羽檄清。
牧守只今蜚刎予,九重渊默待盈成。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永嘉四灵之一。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皇考潮州太守定,始为温州永嘉人”。

关键词解释

  • 阳城

    读音:yáng chéng

    繁体字:陽城

    意思:(阳城,阳城)

     1.春秋时楚国贵族的封邑。
      ▶《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李善注:“阳城、下蔡,二县名,

  • 鼓角

    读音:gǔ jiǎo

    繁体字:鼓角

    英语:ancient battle drums and horns

    意思:
     1.战鼓和号角,两种乐器。军队亦用以报时、警众或发出号令。
      ▶《后汉书

  • 晴天

    读音:qíng tiān

    繁体字:晴天

    短语:晴朗 明朗 晴 清明

    英语:sunny

    意思:
     1.晴朗的天空。
      ▶南朝·梁简文帝《奉和登北顾楼》:“雾

  • 淡晴

    读音:dàn qíng

    繁体字:淡晴

    意思:微晴。
      ▶宋·杨万里《春晴怀故园海棠》诗:“乍暖柳条无气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造句:未辞花事??盛,正喜湖光淡淡晴。《

  • 天鼓

    读音:tiān gǔ

    繁体字:天鼓

    意思:
     1.天神所击之鼓。传说云天鼓震则有雷声。
      ▶《史记•天官书》:“天鼓,有音如雷非雷,音在地而下及地。”
      ▶《云仙杂记》卷九引晋·葛洪《抱朴子》:“雷曰天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