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厌厌,犹傍琴书懒。
意思:情绪厌厌,就像旁边弹琴读书懒。
出自作者[元]刘敏中的《蝶恋花 次前韵,答智仲敬》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多病多愁心性软。自上疏帘,怕隔双飞燕。梦觉绿窗花影畔。起来翻喜茶瓯浅。香压玉炉消欲断。情绪厌厌,犹傍琴书懒。瞥见壁间蜗引篆。》是一首描绘生活细节和情感状态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并从中表达出一种深深的慵懒和倦怠。
首句“多病多愁心性软”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因病生愁,性情变得软弱无力。这种情感状态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为后续的细节描绘提供了背景。
“自上疏帘,怕隔双飞燕”一句,诗人通过“怕隔双飞燕”表达了对自由、欢愉生活的渴望与无法实现的无奈。燕子双飞,而自己却只能“自上疏帘”,无法融入其中,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苦闷。
“梦觉绿窗花影畔。起来翻喜茶瓯浅”是诗人从梦中醒来,发现窗外的花影仍在,起身泡茶,却因茶瓯浅而欢笑。这一细节描绘出诗人内心的惊喜和满足,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无奈和自嘲。
“香压玉炉消欲断。情绪厌厌,犹傍琴书懒”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沉溺于琴书之中,虽然香炉即将熄灭,但他的情绪仍然恹恹不振。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懒散和倦怠,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生活的无奈和迷茫。
最后,“瞥见壁间蜗引篆”一句,诗人瞥见壁上的篆字,似乎找到了某种生活的启示或寄托,但具体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这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欢愉生活的渴望,对生活的懒散和倦怠,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暗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 ]琴书何必-- 出自《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作者:[唐]白居易
- 琴书半室。-- 出自《桂枝香·琴书半室》作者:[宋]张炎
-
随杖履,有琴书。-- 出自《诉衷情·疏烟明淡雨膏如》作者:[宋]李处全
- 琴书图画水沈烟。-- 出自《浣溪沙》作者:[宋]韩淲
- 一帘烟雨琴书润。-- 出自《菩萨蛮·杏花寒食佳期近》作者:[宋]曾觌
-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出自《解红·杖藜徐步》作者:[宋]无名氏
- 琴书活计端然好。-- 出自《桃源忆故人·桃源忆故人来少》作者:[元]王丹桂
- 情绪懒。-- 出自《河传 戊戌岁暮,吴中客楼夜思》作者:[元]邵亨贞
- 情绪懒。-- 出自《河传 戊戌岁暮,吴中客楼夜思》作者:[元]邵亨贞
- 情绪厌厌。-- 出自《减字木兰花·杏花零乱》作者:[宋]葛胜仲
- 恼人情绪。-- 出自《点绛唇·香雪飘零》作者:[宋]蔡伸
- 无情绪。-- 出自《点绛唇·惜别伤离》作者:[宋]赵鼎
- 蓦蓦甚情绪。-- 出自《祝英台近·倚危栏》作者:[宋]褚生
-
甚情绪。-- 出自《解蹀躞》作者:[宋]周邦彦
- 况少年情绪。-- 出自《锦香囊》作者:[宋]欧阳修
- 恶情绪。-- 出自《祝英台近·记临歧》作者:[宋]赵长卿
- 起来情绪如何。-- 出自《清平乐·夜来霜重》作者:[元]刘秉忠
- 厌厌。-- 出自《满庭芳 中州乐府》作者:[金]吴激
- 忍厌厌地。-- 出自《迷仙引·春阴霁》作者:[宋]关咏
- 厌厌无寐。-- 出自《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作者:[宋]柳永
- 厌厌无寐。-- 出自《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作者:[宋]柳永
- 厌厌无寐。-- 出自《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作者:[宋]柳永
- 厌厌无寐。-- 出自《佳人醉·暮景萧萧雨霁》作者:[宋]柳永
- 厌厌病。-- 出自《渔家傲·六月炎蒸何太盛》作者:[宋]欧阳修
- 厌厌闷着。-- 出自《醉太平·厌厌闷着》作者:[宋]无名氏
- 厌厌闷着。-- 出自《醉太平·厌厌闷着》作者:[宋]无名氏
- 犹傍垂杨春岸。-- 出自《清平乐·溪回沙浅》作者:[宋]辛弃疾
- 去郭几家犹傍柳?-- 出自《秦邮道中即目》作者:[清]查慎行
- 至今溪上月,犹傍碧梧明。-- 出自《知崇庆府致政何君挽诗二首》作者:[宋]魏了翁
-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出自《李郎中挽诗二首》作者:[宋]魏了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