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赋得霍将军辞第》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

意思:汉将承恩很久,图勋肯照顾自己。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赋得霍将军辞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忠诚于国家,不追求个人私利的精神。诗中描绘了一位在国家危难之际,英勇抗敌的将领,他受到皇帝的赏识,但并不因此而追求个人利益,而是继续为国家效力。 首联“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描绘了这位将领的决心和无私精神。他长期受到皇帝的恩宠,但他并不因此而追求个人利益,而是把消灭匈奴作为自己的使命,不把家庭放在首位。这种为国家利益而牺牲个人私利的精神,令人敬佩。 颔联“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进一步表达了这位将领的高尚品质。他虽然接受了皇帝的诏令,但并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园,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人,而是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不需要别人的赞扬和歌颂,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他只是默默地为国家效力。 颈联“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表达了这位将领对亲人和邻里的态度。他并不期待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而是自己承担起责任,独自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令人敬佩。 最后一句“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表达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这位将领的精神将永远成为人们的榜样和楷模,成为后世将领的楷模和导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忠诚于国家、不追求个人私利的将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赞美。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值得人们深思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
匈奴犹未灭,安用以家为。
郢匠虽闻诏,衡门竟不移。
宁烦张老颂,无待晏婴辞。
甲乙人徒费,亲邻我自持。
悠悠千载下,长作帅臣师。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承恩

    读音:chéng ēn

    繁体字:承恩

    英语:To be the recipient of a favor (usually from a sovereign).

    意思:
     1.蒙受恩泽。

  • 汉将

    读音:hàn jiāng

    繁体字:漢將

    意思:(汉将,汉将)
    汉代将军。亦借指其他汉族政权的将军。
      ▶南朝·梁·虞羲《咏霍将军北伐》:“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唐·杜甫《秦州杂诗》之十:“蓟门谁自

  • 顾私

    引用解释

    顾念私情。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由是言之,未有抱隐顾私而身立清世,匿非藏情而信著明君者也。” 宋 徐铉 《赋得霍将军辞弟》诗:“ 汉 将承恩久,图勋肯顾私。”

    读音:gù s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