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清露泣铜仙。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清露泣铜仙。

意思:对丹霞山烧木佛说谎,谁怜清露泣铜仙。

出自作者[元]丁鹤年的《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学扬雄事草《玄》,且随苏晋暂逃禅》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扬雄和苏晋的故事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人在首句中提出了“不学扬雄事草《玄》”的观点,扬雄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太玄》是一部深奥的哲学著作。诗人在此表示自己不会去效仿扬雄,去研究这样的高深学问。这可能暗示诗人更倾向于追求世俗的快乐,或者对精神追求的淡泊。 接着,“且随苏晋暂逃禅”一句,诗人表示自己会跟随苏晋,暂时逃避禅宗的教义。禅宗是一种佛教宗派,强调内心的觉悟和超越。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暗示自己会追求一种世俗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完全沉浸在宗教的世界里。 “无锥可卓香严地,有柱难擎杞国天”两句诗,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香严地”可能指的是一个可以安心修行的地方,“锥”和“柱”在这里象征着支撑和保护,而“无锥可卓香严地”可能表示人生无常,没有永恒的保障;“有柱难擎杞国天”则表示人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同杞国之天,难以支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理解。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清露泣铜仙”两句诗,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虚无和无奈的感慨。这里,“丹霞烧木佛”是一个佛教故事,表示烧木头像佛一样,暗指对虚无事物的追求是无意义的。而“清露泣铜仙”则暗示了美好事物的短暂和易逝。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人生无常和虚无的主题。 最后,“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这两句诗以广阔无边的东海和鲁仲连的故事为喻,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和世界无常的深深感慨。鲁仲连是一位战国时期的义士,他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帮助弱小的国家抵御强敌的侵略,被视为英雄。然而,即使像鲁仲连这样的人,在茫茫东海中也只是鱼鳖一般的存在。这暗示了人生在世界上微不足道,无法改变世界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扬雄、苏晋、香严地、丹霞烧木佛、清露泣铜仙、鲁仲连等意象和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虚无、无奈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既是对人生的反思,也是对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学扬雄事草《玄》,且随苏晋暂逃禅。
无锥可卓香严地,有柱难擎杞国天。
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清露泣铜仙。
茫茫东海皆鱼鳖,何处堪容鲁仲连。

关键词解释

  • 丹霞

    读音:dān xiá

    繁体字:丹霞

    英语:Danxia

    意思:
     1.红霞。
      ▶三国·魏·曹丕《丹霞蔽日行》:“丹霞蔽日,采虹垂天。”
      ▶唐·元稹《青云驿》诗:“丹霞烂成绮

  • 铜仙

    引用解释

    “ 金铜仙人 ”的省称。《三辅黄图·建章宫》:“ 神明臺 在 建章宫 中,祀仙人处,上有铜仙舒掌捧铜承云表之露。” 宋 王沂孙 《齐天乐·蝉》词:“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清 吴伟业 《送少司空傅梦祯还嵩山》诗:“铜仙露冷春门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吴翌凤 注:“ 任昉 《述异记》:‘ 魏明帝 詔宫官西取 汉武帝 捧露

  • 木佛

    读音:mù fó

    繁体字:木佛

    意思:木雕的佛像。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杂识》:“丹霞御寒,则烧木佛;德山说法,则撤塑像。”
      ▶金·元好问《癸巳五月三日北渡》诗之二:“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 谩诧

    读音:màn chà

    繁体字:謾詫

    意思:(谩诧,谩诧)
    休要惊诧。
      ▶元·丁鹤年《逃禅室与苏伊举话旧有感》诗:“谩诧丹霞烧木佛,谁怜青露泣铜仙。”

    解释:1.休要惊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