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苏州柳》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意思:金谷园林中黄轻盈柔美,曲江亭畔碧婆娑。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苏州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的诗,通过对柳树的形态、飘絮等特性的生动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柳树的赞美。 首句“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诗人以金谷园中的黄袅娜和曲江亭畔的碧婆娑来比喻柳树的形态,形象地描绘出柳树的轻盈和优美。金谷园和曲江亭都是历史上的名园,诗人以此为喻,表明自己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诗人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柳树,强调苏州的柳树是最多的,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苏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朴的建筑而闻名。柳树是苏州的市花之一,也是苏州的代表性植物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苏州的柳树,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诗人通过对柳絮扑面、条条拂面的描绘,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柳树的赞美。柳絮是春天特有的景象之一,也是诗人常用的意象之一。诗人通过描绘柳絮扑面、条条拂面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生动,通过对柳树的形态、飘絮等特性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不同地方的柳树,表达了自己对苏州的柳树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亭畔碧婆娑。
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
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金谷

    读音:jīn gǔ

    繁体字:金穀

    英语:golden-rice

    意思:(金谷,金谷)

     1.指钱财和粮食。
      ▶汉·扬雄《大司农箴》:“时惟大农,爰司金谷。”
      ▶《

  • 曲江

    读音:qǔ jiāng

    繁体字:曲江

    英语:Qujiang River

    意思:
     1.水名。指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的一段。
      ▶汉·枚乘《七发》:“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

  • 袅娜

    解释

    袅娜 niǎonuó

    (1) [willowy;slender and graceful]

    (2) 形容草或枝条细长柔软

    柳丝袅娜

    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明· 李渔《闲情偶寄·

  • 婆娑

    读音:pó suō

    繁体字:婆娑

    英语:dancing

    意思:亦作“媻娑”。
     
     1.舞貌。
      ▶《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毛传:“婆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