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雨罢》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意思:苔遍安禅石,根入侵洗砚池。

出自作者[宋]释绍嵩的《雨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雨后春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句“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描绘了雨后春光的美丽景象,春雨滋润了大地,万物复苏,云彩随着落日的移动在天空中缓缓移动,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两句,诗人用莺花来比喻人生的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而“世路老方知”则表达了人生的艰辛和世事的复杂,只有经历过世路的沧桑,才能深刻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两句描绘了雨后禅石上的青苔和洗砚池中的水,表达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最后两句“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则表达了诗人对风月晚景的喜爱,他倚着拐杖独自题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以雨后春景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
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

关键词解释

  • 砚池

    读音:yàn chí

    繁体字:硯池

    英语:Inkslab

    意思:(砚池,砚池)

     1.凹形的砚。亦指砚端贮水处。
      ▶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

  • 安禅

    读音:ān chán

    繁体字:安禪

    意思:(安禅,安禅)
    佛教语。指静坐入定。俗称打坐。
      ▶南朝·梁·张缵《南征赋》:“寻太傅之故宅,今筑室以安禅。”
      ▶唐·王维《过香积寺》诗:“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石根

    读音:shí gēn

    繁体字:石根

    意思:巖石的底部;山脚。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根而黄色,见者多凶,相与号为承受石。”
      ▶唐·杜甫《宿清溪驿奉怀张之绪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