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张听声》 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

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

意思:游鱼舞兽善解人意,这忧乐百姓同。

出自作者[宋]李石的《赠张听声》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对“听不以耳乃反聋”这一人们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了批评,表达了诗人对无视事实、盲目听信的愤慨,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段中,“人言鼻听无如龙,听不以耳乃反聋”,诗人以龙为喻,指出人们对于听闻的信息,如果仅凭耳听,而不是深入了解,那么再重要的信息也会变得无足轻重。而“未若水母本无目,隔水响应相鸣雄”,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水母没有眼睛,但它可以通过水流的声音来感知周围的环境,从而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就像那些无视事实、盲目听信的人一样,他们没有深入了解事实真相,却盲目跟风,听信流言蜚语。 诗人接着以“我持此理问张瞍”为引子,表达了对这种盲从现象的批评,“废目任耳偏能聪”,他认为忽视事实、只凭耳朵听闻的人反而可能会变得聪明起来。这种观点无疑是对那些盲目跟风、听信流言蜚语的人的讽刺。 在接下来的几段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忍闻此声亦愦愦,俗嚣政在群鸣中”,他认为这种盲从现象不仅让人感到厌烦,而且也反映了社会现实的混乱和政治的不公。诗人还以“枉将蚁动作牛鬭,妄遣蚊聚成雷公”为喻,批评那些将微不足道的事情夸大成大事的人,他们随意将小事夸大成惊天动地的事件,以此来吸引人们的注意。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我琴三尺玉横膝,欲广舜孝歌时雍。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他希望自己能够像舜一样,用琴声来感化人心,让人们理解他的忧乐之情。同时他也相信那些游鱼舞兽能够理解他的心意,他的忧乐之情也是为了百姓的福祉。 整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忧虑。诗人通过批评那些盲从现象和批评那些夸大事实的人,呼吁人们要深入了解事实真相,不要被流言蜚语所迷惑。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百姓福祉的关心和忧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社会现实。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考和生动的比喻,同时也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怀和对百姓的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言鼻听无如龙,听不以耳乃反聋。
未若水母本无目,隔水响应相鸣雄。
我持此理问张瞍,废目任耳偏能聪。
忍闻此声亦愦愦,俗嚣政在群鸣中。
枉将蚁动作牛鬭,妄遣蚊聚成雷公。
昔人乐归瞽其职,五音六律诗人矇。
我琴三尺玉横膝,欲广舜孝歌时雍。
游鱼舞兽解人意,此意忧乐斯民同。
瞍乎洗耳试一听,莫似北客歌南风。

关键词解释

  • 斯民

    读音:sī mín

    繁体字:斯民

    意思:指老百姓。
      ▶《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
      ▶《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陆机《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

  • 游鱼

    读音:yóu yú

    繁体字:游魚

    意思:(游鱼,游鱼)
    游动的鱼。
      ▶汉·王逸《机妇赋》:“高楼双峙,下临清池,游鱼衔饵,瀺灂其陂。”一本作“游鱼”。
      ▶唐·沈佺期《入少密溪》诗:“游鱼瞥瞥双钓童,伐木

  • 人意

    读音:rén yì

    繁体字:人意

    意思:人的意愿、情绪。
      ▶《诗•小雅•无羊》“麾之以肱,毕来既升”汉·郑玄笺:“此言扰驯,从人意也。”
      ▶《三国志•蜀志•秦宓传》:“上当天心,下合人意。”
      ▶宋·

  • 舞兽

    读音:wǔ shòu

    繁体字:舞獸

    意思:(舞兽,舞兽)
    《书•舜典》:“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谓百兽随乐起舞。后用于歌颂君王圣明。
      ▶宋·欧阳修《群玉殿赐宴》诗:“惟能同舞兽,闻乐识和声。”

  • 解人

    读音:jiě rén

    繁体字:解人

    英语:clever and understanding person

    意思:I
    见事高明,通解理趣的人。
       ▶《三国志•吴志•孙霸传》:“解人不当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