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心已似杨花乱,归路那堪野草生。
意思:乡心已似杨花混乱,回去的路那堪野草生。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辇下春望》
全文赏析
这首诗《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是一首描绘诗人归乡途中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和怀念。
首联“独向东门凝目望,园林无处不啼莺。”诗人独自站在东门的入口,凝视着远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孤独。园林中,无处不在的黄莺啼鸣,更增添了诗人的乡愁和归心。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凝望的场景,展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乡心已似杨花乱,归路那堪野草生。”诗人心中的乡愁如同杨花般纷乱无序,而归乡的路途却又被野草淹没,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将诗人的乡愁和归路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无奈。
颈联“紫陌尽应趋胜地,红尘谁肯受闲名。”在繁华的大道上,诗人应该去追求更好的地方,但在这红尘之中,又有谁愿意接受清闲的名声呢?这一联通过对比繁华与清闲,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年来却羡沧江叟,长在湖山听浪声。”诗人感叹自己已经年老,羡慕那些生活在湖山之间的隐士,能够长久地听浪声。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归乡途中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归乡生活的向往和怀念。诗人的孤独、思乡、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