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蔡瞻明知府》 公才只合在瀛洲,一笑何能欲枕流。

公才只合在瀛洲,一笑何能欲枕流。

意思:你才能只合在瀛洲,一个微笑怎么能想枕流。

出自作者[宋]曹勋的《和蔡瞻明知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深意和情感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才华横溢的公才的赞美和惋惜。公才只合在瀛洲,表示作者的惋惜,认为这位公才应该只在瀛洲这样的仙境中存在,而不应该在现实中承受困苦。一笑何能欲枕流则表达了公才面对困境的豁达和超脱。 中间两联则通过描绘景象,表达了公才所处的困境。日者简书成六凿,天其盘错到三休,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公才所面临的艰难环境,如同天地间的盘错,艰难困苦。栏干静依江涛阔,舟楫冷摇烟雨秋,则进一步通过景象表达了公才在困境中冷静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最后一联,大手家风传相业,高情莫易搅清愁,则表达了作者对公才的期许和鼓励。大手家风传相业,意味着公才具有优秀的家风和才华,高情莫易搅清愁则是鼓励公才保持高尚的情操,不要轻易被困苦所困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深情的赞美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公才的敬佩和惋惜,同时也对公才面临的困境表示了理解和鼓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公才只合在瀛洲,一笑何能欲枕流。
日者简书成六凿,天其盘错到三休。
栏干静依江涛阔,舟楫冷摇烟雨秋。
大手家风传相业,高情莫易搅清愁。

关键词解释

  • 公才

    读音:gōng cái

    繁体字:公才

    意思:谓可与三公相当的才能。
      ▶《三国志•魏志•崔琰传》:“琰又名之曰:‘孙(孙礼)疏亮亢烈,刚简能断,卢(卢毓)清警明理,百练不消,皆公才也。’”唐·刘长卿《哭陈歙州》诗:“儒行公才

  • 只合

    读音:zhī hé

    繁体字:衹合

    意思:只应;本来就应该。
      ▶唐·薛能《游嘉州后溪》诗:“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作卧龙。”
      ▶金·元好问《西楼曲》:“海枯石烂两鸳鸯,只合双飞便双死。”
      ▶元·武汉

  • 枕流

    读音:zhěn liú

    繁体字:枕流

    意思:
     1.靠近水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黄鹄山东北对夏口城,魏·黄初二年,孙权所筑也。依山傍江,开势明远,凭墉藉阻,高观枕流。”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