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意思:今天上帝城月,一看到雪相似。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以其精炼的词句和深远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先,诗中的“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一句,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双关的手法,将京城明亮的月光与雪色相提并论,既描绘了月光的皎洁,又暗示了雪夜的清冷。这种景象让诗人想起了远方的朋友,他们的生活是否也如这月光般清冷,如这雪夜般寂寥?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一句,诗人进一步将目光转向故乡洛阳,那里的月光也如此明亮,如此清冷。这种对比更加深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这句诗中,诗人想象朋友也在思念自己,也在遥望镜湖那边的自己,希望自己能像镜湖一样清澈明净,远离尘世的纷扰。 最后,“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一句,诗人用月亮的永恒和自己的思念之情相映衬,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月亮虽然可以跨越千万里,但思念之情却无法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明亮的月光、清冷的雪色、故乡的月光、镜湖的清澈以及月亮的永恒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帝城

    读音:dì chéng

    繁体字:帝城

    意思:京都;皇城。
      ▶《汉书•陈咸传》:“即蒙子公力,得入帝城,死不恨。”
      ▶唐·王维《奉和圣制春望之作应制》:“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明·陈束

  • 今宵

    读音:jīn xiāo

    繁体字:今宵

    意思:今夜。
      ▶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 相似

    读音:xiāng sì

    繁体字:相似

    短语:维妙维肖 般 一般 似的

    英语:like

    意思:相类;相像。
      ▶《易•繫辞上》:“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