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与赵寺丞》 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意思:在得到这些真造化,何愁不知道炼丹头。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与赵寺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以炼丹为喻,探讨了人生智慧和内在修养的问题。 首句“汞铅不在身中取”,汞铅是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两个重要概念,通常用于比喻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诗人暗示,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身体或外在环境来寻求智慧和真理,而应该在内心深处寻找。 “龙虎当於意外求”中的龙虎,是道教中的象征,龙代表水,虎代表火。诗人在此暗示,我们需要通过外在的实践和经验来寻求真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或想象中。 “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中的“炼丹头”指的是炼制长生不老药的丹药。诗人在此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内在的智慧和真理,那么我们就不需要担心无法掌握炼丹术。这实际上是在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只有内在的智慧和修养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掌握外在的技艺和知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炼丹术为引子,探讨了内在修养和外在实践的关系,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通过内在的探索和修炼,去寻求真理和智慧,从而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汞铅不在身中取,龙虎当於意外求。
会得这些真造化,何愁不晓炼丹头。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炼丹

    读音:liàn dān

    繁体字:煉丹

    英语:alchemy

    意思:(参见炼丹,鍊丹)

    详细释义:古代道士将汞、铅、丹砂等矿石药物置于炉火中烧炼成丹。传说服之可治

  • 造化

    读音:zào huà

    繁体字:造化

    短语:

    英语:good luck

    意思:
     1.自然界的创造者。亦指自然。
      ▶《庄子•大宗师》:“今一以天地为大鑪,以造

  • 这些

    读音:zhèi xiē

    繁体字:這些

    英语:these

    意思:(这些,这些)

     1.指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事物或人。
      ▶唐·吕岩《敲爻歌》:“这些功,真奇妙,分付与人谁肯要。”

  • 会得

    读音:huì de

    繁体字:會得

    意思:(会得,会得)

     1.犹言能理会,懂得。
      ▶唐·元稹《嘉陵驿》诗之二:“无人会得此时意,一夜独眠西畔廊。”
      ▶清·李渔《比目鱼•改生》:“我们这一班兄弟

  • 丹头

    读音:dān tóu

    繁体字:丹頭

    意思:(丹头,丹头)

     1.道教指精炼而成的丹药。
      ▶宋·陆游《病中示儿辈》诗:“狂思攘鬼手,危至服丹头。”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养在鼎中,须要九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