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言三首》 溪北酒旗袅袅,溪南社鼓冬冬。

溪北酒旗袅袅,溪南社鼓冬冬。

意思:溪北酒旗袅袅,溪南社鼓咚咚咚。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六言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场景的诗,通过对溪北酒旗、溪南社鼓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和富足。 首句“溪北酒旗袅袅”中,“溪北”是地点,酒旗是酒店门前高挂的旗帜,袅袅则是随风摇曳的样子,描绘出酒旗在风中摇曳的景象,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 第二句“溪南社鼓冬冬”中,“社鼓”是乡村祭祀社神时敲打的鼓声,“冬冬”是鼓声的拟声词,描绘出祭祀时热闹的场景。同时,“溪南”与“溪北”相对,进一步强调了地点。 第三句“宁问餔糟渔父”中,“宁问”表示不关心、不愿意的意思,“餔糟”意为以酒为食,形容生活放纵,“渔父”则指隐逸山林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庸俗生活的厌倦,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一句“懒求赋芧狙公”中,“赋芧”指为了生计而做苦力,“狙公”指养猴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庸俗生活的厌倦,不愿意为了生计而劳累奔波。同时,“懒求”也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同时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富足和热闹。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溪北酒旗袅袅,溪南社鼓冬冬。
宁问餔糟渔父,懒求赋芧狙公。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南社

    读音:nán shè

    繁体字:南社

    意思: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陈去病、高旭、柳亚子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苏州。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

  • 冬冬

    读音:dōng dōng

    繁体字:冬冬

    意思:(参见鼕鼕)
    象声词。
      ▶唐·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怅然感怀因以此寄》诗:“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
      ▶宋·陆游《二月二十四日作》诗:“棠梨花开社酒

  • 酒旗

    读音:jiǔ qí

    繁体字:酒旗

    英语:A wine flag.

    意思: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
      

  • 袅袅

    解释

    袅袅 niǎoniǎo

    (1) [curling upwards]∶形容烟气缭绕升腾

    袅袅浮航金画龙。——温庭筠《台城晓朝曲》

    青烟袅袅

    (2) [waving in the wind]∶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 社鼓

    读音:shè gǔ

    繁体字:社鼓

    意思:
     1.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宋·陆游《秋社》诗:“雨余残日照庭槐,社鼓鼕鼕赛庙回。”
      ▶元·刘因《鹊桥仙•喜雨》词:“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清秋社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