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门感述(二首)》 顾影自嗟还自笑,妾身嬴得是糟糠。

顾影自嗟还自笑,妾身嬴得是糟糠。

意思:顾影自嗟回到自己笑,我的身体是糟糠赢得。

出自作者[明]林娙的《白门感述(二首)》

全文赏析

《白门感述(二首)》是明代诗人林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南京白门楼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历史沧桑的感慨。 首句“金陵玉树起秋风”,以金陵(今南京)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金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古都,这里曾经繁华一时,但如今却只剩下一片萧瑟。玉树是指南京的梧桐树,梧桐树在古代被认为是吉祥之树,但在这里的玉树却因为秋风而显得凄凉。这里的“玉树”和“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国家的兴衰更迭。 第二句“白门楼上望长安”,白门楼位于南京城西,是南京的著名古迹之一。诗人站在白门楼上,遥望远方的长安(今西安),长安曾是唐朝的首都,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的“长安”象征着昔日的辉煌,而“白门楼”则代表着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第三句“千古江山英雄泪”,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千古江山,意味着历史的长河;英雄泪,则是指为国家付出的英雄们所流下的泪水。这里的“英雄泪”既是对英雄们的缅怀,也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一句“谁家天下共无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谁家天下,意味着国家的兴衰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共无愁,则表示没有人能够摆脱这种忧虑。这里的“共无愁”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责任。诗人通过这句诗,提醒人们要关注国家的命运,共同承担起国家的兴衰。 总的来说,《白门感述(二首)》这首诗通过对南京白门楼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亡、历史沧桑的感慨。诗人以金陵玉树、白门楼、长安等意象,展现了国家兴衰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门连岁值饥荒,十载良人旅朔方。
顾影自嗟还自笑,妾身嬴得是糟糠。

关键词解释

  • 糟糠

    读音:zāo kāng

    繁体字:糟糠

    英语:chaff

    意思:
     1.《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刍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
      ▶《史记•伯夷列传》:“仲尼

  • 顾影

    读音:gù yǐng

    繁体字:顧影

    意思:(顾影,顾影)
    亦作“顾景”。
     自顾其影。有自矜、自负之意。
      ▶《后汉书•南匈奴传》:“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宋·王安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