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三》 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意思:喝陶江月,清歌阻止海说。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咏史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奢华的场景,但又在其中融入了历史与现实的悲凉色彩。首联“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以春风和珠翠为引子,描绘出一幅富丽堂皇的画面,展现了上层社会的奢华生活。颔联“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以豪饮清歌,表现了人们的纵情享乐,生活奢靡。 然而,颈联“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笔锋一转,引入了历史元素,醉中失国,梦里入军,表达了作者在奢华生活中的一种忧虑和危机感,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循环和悲剧的重演。尾联“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以一曲凄凉的玉树庭花收尾,使人感受到在豪华生活背后的悲凉与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总体来说,这首诗巧妙地结合了奢华与悲凉,欢乐与忧虑,以历史的现实映射当下的生活,展现了作者的深邃思考和敏锐洞察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风三阁上,珠翠日纷纷。
乐饮陶江月,清歌遏海云。
醉中失陈国,梦里入隋军。
玉树庭花曲,凄凉不可闻。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江月

    读音:jiāng yuè

    繁体字:江月

    意思:
     1.江面上空的月亮。
      ▶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唐·张说《赠赵侍御》诗:“夜楼江月入,朝幌山云捲。”
      

  • 清歌

    读音:qīng gē

    繁体字:清歌

    意思:
     1.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
      ▶汉·张衡《思玄赋》:“双材悲于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肺肝。”

  • 乐饮

    读音:lè yǐn

    繁体字:樂飲

    意思:(乐饮,乐饮)
    畅饮。
      ▶《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
      ▶三国·魏·吴质《答魏太子笺》:“出有微行之游,入有管弦之懽,置酒乐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