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 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意思:可怜不另寻源入,如果出现刘郎想问秦。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缓辔松阴不起尘》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诗人骑马缓行在松树之下,雨后山岚的清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缓辔松阴不起尘”,通过描绘诗人骑马在松树之下缓行的情景,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宁静、清新的山林画卷。松树之下,行人稀少,只有诗人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骑马缓行,没有尘土飞扬,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氛围。 “岚山经雨一番新”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岚的清新景象。经过一场雨的洗礼,岚山变得更加清新、秀美,仿佛换了一番新颜。诗人通过这一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前一句所营造的宁静、清新的氛围。 “遥知数夜寻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两句,诗人通过想象,假设自己在经过一夜的寻幽探胜之后,决定在山中找地方投宿,过上真正的隐逸生活,成为真正的“全家避世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两句,诗人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色,进一步展示了山中的清幽和宁静。落日余晖中,山路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迷途一般;而飞花报春,则展示了山中春天的美好。这两句进一步强化了前文所营造的隐逸氛围。 最后两句“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美景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如果能够在山中找到一个安身之处,他一定会向刘晨询问秦始皇的故事,表达他对山中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代隐士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松树之下雨后山岚的清新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向往古代隐士的情感表达,这首诗成为了一首优美的山水诗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缓辔松阴不起尘,岚山经雨一番新。
遥知数夜寻山宿,便是全家避世人。
落日已迷烟际路,飞花还报洞中春。
可怜不更寻源入,若见刘郎想问秦。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刘郎

    读音:liú láng

    繁体字:劉郎

    意思:(刘郎,刘郎)

     1.指南朝·宋武帝·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妪曰:‘刘郎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汉武帝·刘彻。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不更

    读音:bù gēng

    繁体字:不更

    意思:I

     1.秦爵名。
       ▶《左传•成公十三年》:“﹝晋﹞获秦·成差及不更女父。”
       ▶杜预注:“不更,秦爵。”
       ▶《商君书•境内》:“公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