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

意思:绝望春城上,设筵靠近鸟巢。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题新津北桥楼得郊字》

全文赏析

新津,乃蜀州属县,朱氏编在上元二年。《杜臆》:此盖新津令设宴于楼上也。

  望极春城上①,开筵近鸟巢②。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池水观为政③,厨烟觉远庖④。西川供客眼,惟有此江郊⑤。

  (通首皆楼上所见者,望极二字,直贯至末。春城、鸟巢,属外景;花檐、柳槛,属内景;池水、厨烟,又属席前之景。末则叹美江郊也。《杜臆》:设宴者乃邑令,故以池水比其官清。厨烟远庖,又称其有好生之仁。江郊供客眼,必田野辟而稻梁肥也。)

  ①吴迈远诗:“春城起风色。”②梁简帝诗:“开筵命羽觞。”何逊诗:“檐外莺啼罢。”③庾信诗:“池水朝含墨。”《世说》:汉阳任棠,有奇节,隐居教授。庞仲达为太守,到,先候之。棠不交言,但以水一盂置户屏前。仲达思其微意,良久,曰:“水者,欲吾清也。”在职以惠政得民。④《列子》:“庖厨之下,不绝烟火。”《玉藻》:“君子远庖厨。”⑤鲍照诗:“江郊霭微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望极春城上,开筵近鸟巢。
白花檐外朵,青柳槛前梢。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
西川供客眼,唯有此江郊。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开筵

    读音:kāi yán

    繁体字:開筵

    意思:(开筵,开筵)

     1.设宴;摆设酒席。
      ▶《晋书•车胤传》:“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开筵交履舄,烂漫倒家酿。

  • 鸟巢

    读音:niǎo cháo

    繁体字:鳥巢

    短语:鸟窝

    英语:bird\'s nest

    意思:(鸟巢,鸟巢)
    鸟窝。
      ▶唐·章八元《新安江行》诗:“古戍悬鱼网,空

  • 上开

    读音:shàng kāi

    繁体字:上開

    意思:(上开,上开)
    元代杂剧,脚色登场,开始表演,略称“上开”。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一摺:“[末抱监背剑冒雪上开]‘自家韩信的便是。’”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