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 久从海上厌持握,乞与阮籍书途穷。

久从海上厌持握,乞与阮籍书途穷。

意思:长期从海上满足持握,请与阮籍信路。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诸葛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先,诗中提到了“沉香细干天通中”,这是对诸葛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中又提到了“乞与阮籍书途穷”,这是表达了自己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作者认为自己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被埋没在草莽之中。 在诗中,作者还提到了“虚堂净几尘不到”,这是对诸葛翁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环境的追求和向往。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在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被环境所限制。 最后,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作者认为自己应该像诸葛亮一样,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自己的才能,并且相信自己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的信心和勇气。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沉香细干天通中,束毫为呼诸葛翁。
久从海上厌持握,乞与阮籍书途穷。
物珍岂宜贱子有,更後应合归王公。
虚堂净几尘不到,砚傍置架珊瑚红。
乃知用遇自有处,君今莫叹居蒿蓬。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海上

    读音:hǎi shàng

    繁体字:海上

    短语:楼上

    英语:maritime

    意思:
     1.海边;海岛。
      ▶《吕氏春秋•恃君》:“柱厉叔事莒敖公,自以为不知而去

  • 籍书

    读音:jí shū

    繁体字:籍書

    意思:(籍书,籍书)
    谓用书籍代替卧席。喻迷于诗书之中。
      ▶《文选•班固<答宾戏>》:“徒乐枕经籍书,纡体衡门,上无所蔕,下无所根。”
      ▶吕向注:“枕经典而卧,铺诗书而

  • 途穷

    读音:tú qióng

    繁体字:途窮

    意思:(途穷,途穷)
    喻走投无路或处境困窘。
      ▶南朝·宋·颜延之《五君咏•阮步兵》:“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唐·刘肃《大唐新语•持法》:“此途穷者,不辑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