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华清宫前柳》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意思:晓来只欠骊山雨,洗了枝头绿上的灰尘。

出自作者[唐]王建的《华清宫前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以杨柳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杨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杨柳宫前忽地春”,诗人以杨柳作为引子,巧妙地引入主题,描绘了杨柳在宫前突然地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句诗通过“忽地”一词,表达了春天的突然性和惊喜感,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先惊动探春人”一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杨柳在春天中的重要性,它总是第一个唤醒沉睡的大地,提醒人们春天的到来。这句诗通过“惊动”一词,表达了杨柳的活力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晓来唯欠骊山雨”这句诗描绘了早晨的景象,杨柳枝头只有缺少骊山春雨的洗礼,才能完全洗净枝头的尘埃,展现出更加清新自然的美。这句诗通过描绘春雨的洗涤,强调了杨柳的自然美和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最后一句“洗却枝头绿上尘”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赞美和乐观态度。诗人认为只要经过洗礼和磨砺,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就像杨柳经过春雨的洗涤后,枝头更加翠绿一样。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杨柳为载体,通过描绘杨柳的形象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信心。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
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关键词解释

  • 骊山

    读音:lí shān

    繁体字:驪山

    英语:Mt Lishan

    意思:(骊山,骊山)
    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是着名的游览、休养胜地。又名郦山。
      ▶《汉书•刘向传》:“秦

  • 晓来

    读音:xiǎo lái

    繁体字:曉來

    意思:(晓来,晓来)
    天亮时。
      ▶唐·杜甫《偪侧行赠毕四曜》:“晓来急雨春风颠,睡美不闻钟鼓传。”
      ▶宋·王安国《清平乐》词:“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遶天涯。”

  • 枝头

    读音:zhī tóu

    繁体字:枝頭

    英语:end of the branch

    意思:(枝头,枝头)
    树梢;树枝上。
      ▶唐·元稹《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诗:“渐到柳枝头,川光始明媚。

  • 上尘

    读音:shàng chén

    繁体字:上塵

    意思:(上尘,上尘)
    旧时表奏函牍中表示谦抑的套语,意为有污尊长视听。
      ▶晋·庾亮《让中书监表》:“止足之分,臣所宜守,而偷荣昧进,日尔一日,谤讟既集,上尘圣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