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意思:烟水五湖如有伴,还应承担起钓鱼翁。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白舍人见酬拙诗,因以寄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自身地位和处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虽陪三品散班中,资历从来事不同”表达了作者在官场中的地位变化,虽然他现在只是三品散官,但过去的经历和经验让他对官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名姓也曾镌石柱,诗篇未得上屏风”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肯定和对未能发挥自己才华的遗憾。他曾经的名字被刻在石柱上,但他的诗篇却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赞赏。 “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礼数崇”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过去的同党现在都已经凋零,而新的官场规矩却让他感到压力和敬畏。 最后两句“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表达了作者的期待和愿望。他希望能够像烟水五湖中的渔翁一样自由自在,不被束缚,同时也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华,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和现在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官场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才华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和对社会贡献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虽陪三品散班中,资历从来事不同。
名姓也曾镌石柱,诗篇未得上屏风。
甘陵旧党凋零尽,魏阙新知礼数崇。
烟水五湖如有伴,犹应堪作钓鱼翁。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五湖

    读音:wǔ hú

    繁体字:五湖

    英语:five lakes

    意思:
     1.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其说不一:
      (1)吴县南部的湖泽。
      ▶《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

  • 烟水

    引用解释

    亦作“烟水”。 雾霭迷蒙的水面。 唐 孟浩然 《送袁十岭南寻弟》诗:“ 苍梧 白云远,烟水 洞庭 深。” 宋 辛弃疾 《沁园春·灵山齐庵赋》词:“新堤路,问 偃湖 何日,烟水濛濛?” 明 文徵明 《石湖》诗:“ 石湖 烟水望中迷,湖上花深鸟乱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烟水淼茫,庐舍遮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