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间即事》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意思:花枝已全部莺将老,树叶渐渐稀蚕想睡觉。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道间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季节更迭、花鸟草木、农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首联“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通过对花枝凋零、黄莺老去、桑叶稀疏和蚕儿欲眠的描绘,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这一联以自然现象暗示了春末夏初的时节,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特点。梅雨时节的潮湿和晴雨不定的天气,以及乍暖还寒的麦天,都为乡村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变化。 颈联“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描绘了乡村生活的人情味。在村里的酒垆买酒,在邮筒上题诗,表现出乡村生活的自在和随性。这一联也体现了诗人与村民的融洽关系,他享受着乡村生活的平淡与自在。 尾联“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是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感慨。他感到内心平静,没有任何烦忧,即使穿着粗布衣服吃着粗粝的食物,也像是在世外桃源一样。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季节更迭、花鸟草木、农事活动和人情味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的怡怡之情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感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乍暖麦秋天。
村垆沽酒谁能择,邮壁题诗尽偶然。
方寸怡怡无一事,粗裘粝食地行仙。
作者介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桑叶

    引用解释

    桑树的叶子。蚕的饲料。中医亦以入药。 北周 庾信 《燕歌行》:“寒雁嗈嗈渡 辽水 ,桑叶纷纷落 蓟门 。” 宋 范成大 《初夏》诗之一:“桑叶露枝蚕向老,菜花成荚蝶飞来。” 元 杨果 《村居》诗之二:“村舍蚕催桑叶大,山田鹿食麦苗稀。”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桑》:“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

  • 花枝

    读音:huā zhī

    繁体字:花枝

    英语:flowering branch

    意思:
     1.开有花的枝条。
      ▶唐·王维《晚春归思》诗:“春虫飞网户,暮雀隐花枝。”
      ▶明·谢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