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陶使君挽歌二首》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

意思:铃铛阁朝还关闭,风亭已经荒芜。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陶使君挽歌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宴会、城外的送别、铃阁的封闭和迁客的泪水,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怀念。 首句“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诗人开始回忆夕阳下的宴会,笙歌四起,醉意醺然,描绘出了一幅欢乐的场景。这里的“花前宴”和“笙歌”都带有一种欢快、愉悦的氛围,而“醉夕阳”则给人一种温暖而美好的感觉。 “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这两句诗描绘了城外的送别场景,哀痛的挽歌伴随着归船渐行渐远,充满了悲伤和不舍。这里的“那堪”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而“哀挽”和“逐归艎”则描绘出了一幅凄凉的送别画面。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这两句诗描绘了铃阁和风亭的景象,早晨还关闭着,而到了傍晚已经变得荒凉。这里通过时间的流逝和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 最后,“唯余迁客泪,沾湿后池傍”这两句诗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只有流下迁客的泪水,泪水沾湿了后池边的荷叶。这里的“迁客泪”暗示了诗人自己曾经的遭遇和痛苦,而“后池傍”则给人一种凄凉和孤独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下的宴会、城外的送别、铃阁和风亭的荒凉以及迁客的泪水,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始忆花前宴,笙歌醉夕阳。
那堪城外送,哀挽逐归艎。
铃阁朝犹闭,风亭日已荒。
唯余迁客泪,沾湿后池傍。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铃阁

    读音:líng gé

    繁体字:鈴閣

    意思:(铃阁,铃阁)
    亦作“铃閤”。
     指翰林院以及将帅或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铃阁之间,言威仪之富,荣华之盛,皆如狂花之发

  • 风亭

    读音:fēng tíng

    繁体字:風亭

    意思:(风亭,风亭)
    亭子。
      ▶唐·朱庆余《秋宵宴别卢侍御》诗:“风亭弦管绝,玉漏一声新。”
      ▶宋·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之一:“风亭把盏酬孤艷,雪径回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