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杂咏(二首)》 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

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

意思:浸谷陂塘蝌蚪乱,浴蚕时节杜鹃伤心。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春日杂咏(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自循篱出径苔,刺桐花落野棠开》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抒发情感的诗篇。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有限的感慨。 首句“偶自循篱出径苔,刺桐花落野棠开”描绘了诗人偶然从篱笆边走出,踏入一片青苔小径的情景。刺桐花和野棠花分别作为春天的象征,落花和花开形成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短暂和易逝。 “一年春已无多在,几个人曾有暇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一年中的春天只有那么短暂,而能够欣赏到春天的美景的人更是寥寥无几。这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有限的感叹。 “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描绘了春天的田野景色,谷陂、陂塘、蝌斗、杜鹃等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天画面。而“哀”字则表达了杜鹃鸟的啼叫声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给人带来的哀伤。 最后两句“买山莫种闲花柳,多觅松栽与柏栽”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买下山林土地,不要种些无用的闲花柳树,而要多栽松树和柏树。这既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也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松柏长青,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永恒,与闲花柳的短暂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有限的感慨。诗中意象丰富,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偶自循篱出径苔,刺桐花落野棠开。
一年春已无多在,几个人曾有暇来。
浸谷陂塘科斗乱,浴蚕时节杜鹃哀。
买山莫种闲花柳,多觅松栽与柏栽。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科斗

    读音:kē dòu

    繁体字:科鬥

    意思: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体。
      ▶《庄子•秋水》:“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
      ▶陆德明释文:“科斗,虾蟆子也。”
      ▶唐·韩愈《峡石西泉》诗:“闻说

  • 陂塘

    读音:bēi táng

    繁体字:陂塘

    英语:ponds

    意思:池塘。
      ▶《国语•周语下》:“陂塘污庳,以钟其美。”
      ▶韦昭注:“畜水曰陂,塘也。”
      ▶唐·韩愈《唐故江西

  • 杜鹃

    读音:dù juān

    繁体字:杜鵑

    英语:cuckoo

    意思:(杜鹃,杜鹃)

     1.鸟名。又名杜宇、子规。相传为古蜀王杜宇之魂所化。春末夏初,常昼夜啼鸣,其声哀切。
      ▶南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