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桃花行》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意思:胭脂鲜艳有什么相似,花之颜色人的眼泪

出自作者[清]曹雪芹的《桃花行》

全文创作背景

《桃花行》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 1. 时令背景:诗歌创作于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桃花盛开,这为诗人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和题材。 2. 社会环境:当时贾府已经由盛而衰,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个封建家庭走向衰落的忧虑和感慨。 3. 个人情感:诗人借桃花喻人,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苦闷和彷徨,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综上所述,《桃花行》的创作背景涉及到时令、社会和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作者介绍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关外祖籍辽宁铁岭,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关键词解释

  • 胭脂

    读音:yān zhī

    繁体字:胭脂

    短语:痱子粉 雪花膏 粉扑

    英语:rouge

    意思:亦作“臙脂”。
     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亦泛指鲜艷的红色。
     

  • 鲜艳

    读音:xiān yàn

    繁体字:鮮艷

    英语:bright-colored

    意思:(鲜艳,鲜艳)
    见“鲜艷”。

    近义词: 灿艳、灿烂、璀璨、妖艳、艳丽、浓艳

  • 颜色

    读音:yán sè

    繁体字:顏色

    短语:色调

    英语:color

    意思:(颜色,颜色)

     1.面容;面色。
      ▶《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