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暑夕》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意思: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出自作者[宋]洪咨夔的《暑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古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思想情感。 首联“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描绘了傍晚时分的高楼和开阔的田野,晚照余晖和宵暗之气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这两句诗通过高楼和田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豁达。 颔联“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鹭鸟在汀沙上安静地栖息,萤火虫在岸边的竹林中缓缓前行,这些细节描绘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这两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感悟,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心态。 颈联“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撄宁”是道家哲学概念,指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不受外界干扰。“顺气”则是指顺应自然、不争不斗的态度。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愿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实践。 最后一句“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转物”是指掌握事物的规律和变化,“天机妙”则是指自然的奥妙和智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追求和对音乐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和智慧的思想情感。诗人的描绘和感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追求。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楼高收晚照,野迥送宵阴。
鹭下汀沙静,萤行岸竹深。
撄宁如顺气,缘督正平心。
转物天机妙,昭文不在琴。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关键词解释

  • 昭文

    读音:zhāo wén

    繁体字:昭文

    意思:显扬文采。语出《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唐·张何《授衣赋》:“是以带裳表俭,黻冕昭文。”

    造句:

  • 天机

    读音:tiān jī

    繁体字:天機

    短语:流年 数 造化 运 天数 命 命运 运气 天命

    英语:nature\'s mystery

    意思:(天机,天机)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转物

    读音:zhuǎn wù

    繁体字:轉物

    意思:(转物,转物)
    买卖货物。
      ▶《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范蠡﹞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