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意思:欢都赐给帛老,恩和卷薄纱人。

出自作者[唐]王维的《送元中丞转运江淮(一作钱起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朝廷的仁政,特别是对普通百姓的关怀和照顾。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句“薄赋归天府”,表达了诗人对赋税轻的赞扬,认为这是让百姓回归天府(即家乡)的重要因素。这一句强调了减轻赋税的重要性,使得人们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轻徭赖使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使臣(即官员)的感激之情,他们能够减轻百姓的负担,使得百姓能够过上更加安稳的生活。这句诗也暗示了使臣在减轻百姓负担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赐给老人的帛和给贫穷人的恩惠的感激之情。这体现了朝廷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照顾,使得他们也能够享受到朝廷的恩惠。 “去问珠官俗,来经石砝春”这两句诗描绘了珠官(可能是负责管理珠蚌的地方官员)的习俗和春天的景象。珠官的习俗可能是与珍珠有关,而春天的景象则象征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 最后,“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在东南地区(御亭)的统治的期望,希望那里能够保持和平安宁,没有战乱和风尘之忧。这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朝廷的信任。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赋税轻、官员使民安乐、朝廷对弱势群体的关怀、珠官习俗和春天的景象、对东南地区的期望等细节,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仁政的赞美和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薄赋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珠官俗,来经石砝春。
东南御亭上,莫使有风尘。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关键词解释

  • 赐帛

    读音:cì bó

    繁体字:賜帛

    意思:(赐帛,赐帛)

     1.赏给布帛。
      ▶《汉书•文帝纪》:“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疋,絮三斤。”
      ▶唐·王维《送元中丞转运江淮》诗:“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