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於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
意思:几乎在颜回三生寿,分别得到陶潜一个字名字。
出自作者[宋]薛师石的《读刘靖君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是一首描绘儒生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儒生清贫而高尚生活的赞美之情。
首联“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堪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儒生生活的特点。儒生所追求的是学问、道德和事业,这些都是他们所重视的“身上事”,而身外的名利、富贵,如浮云般易逝,不值得过分追求。
颔联“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描绘了儒生生活的另一面,他们常常在山间种植竹子,形成一条小径,而挂冠则象征着他们退隐之后的生活。这里诗人表达了儒生在退隐之后,仍然保持高尚的品格和清贫的生活态度。
颈联“几於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诗人进一步赞美儒生的生活,他们像颜回一样长寿,像陶潜一样有高尚的品格和才华。他们能够长寿,是因为他们追求的是内在的修养和道德,而不是外在的名利;他们能够得到陶潜一样的名声,是因为他们有着高尚的品格和才华。
尾联“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诗人表达了对前辈的敬仰之情,他认为只要看看他们的碑文,就能明白他们的心境是多么的清净和高尚。这表达了诗人对儒生前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儒生清贫而高尚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身生活的反思和追求。通过描绘儒生的生活和品格,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学问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