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寻僧二首》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意思:弥天释子本高情,去到山中独自走。

出自作者[唐]顾况的《寻僧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禅师生活和思想的诗,通过描绘方丈山的景色和禅师的生活,表达了禅师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 首句“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间”描绘了方丈山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禅师内心的平静和超脱。禅师将自己的心印(即内心体验和智慧)传递给了人间,表达了禅师对世界的深刻理解。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表达了禅师对世俗生活的理解。在长安道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宝山,只要他们能够放下世俗的执着,领悟禅师的智慧。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描绘了禅师的独立和自由精神。释子(佛教徒)在山中独自修行,不受世俗的束缚,表达了禅师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越。 最后两句“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是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禅师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学。尽管世人可能认为禅师的行为狂妄,但禅师认为莲花只有在淤泥中才能生长,也就是说,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只有在世俗生活中才能被发现。这也暗示了禅师对世俗生活的赞美和对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方丈山的景色和禅师的生活,表达了禅师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诗中充满了对自由、真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赞美。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值得反复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丈玲珑花竹闲,已将心印出人间。
家家门外长安道,何处相逢是宝山。
弥天释子本高情,往往山中独自行。
莫怪狂人游楚国,莲花只在淤泥生。
作者介绍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关键词解释

  • 释子

    读音:shì zǐ

    繁体字:釋子

    英语:monk

    意思:(释子,释子)
    僧徒的通称。取释迦弟子之意。
      ▶《杂阿念经》:“若欲为福者,应于沙门释子所作福。”
      ▶唐·韦应物《寄

  • 弥天

    读音:mí tiān

    繁体字:彌天

    英语:monstrous

    意思:(参见弥天,瀰天)

    详细释义:弥漫整个天空。聊斋志异?卷十?席方平:『何得苦海生波,益造弥天

  • 自行

    读音:zì xíng

    繁体字:自行

    短语:活动 从动 自动 机关 电动

    英语:(adj) do by oneself

    意思:
     1.自己实行;自己处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