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重咏》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意思:顺从世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重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是一首表达岁月流逝、年华已逝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逐渐感到视力衰退,两鬓变白的情景,感叹时间匆匆,身体也逐渐衰老。 首联“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视力衰退和两鬓白发的不安和感慨。双眸暗,形象地描绘了视力的下降,而两鬓苍则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衰老。这一联通过视觉和感官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 颔联“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接受现实的态度。病是年老的必然结果,无法避开;而老去更不应该慌忙,暗示着作者对匆忙生活、过度追求名利的反思。 颈联“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和对退隐休官的向往。徇俗是指过度追求名利,而心情少则暗示着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厌倦;休官理长则表示退隐休官是符合道理的,是对人生的另一种选择。 尾联“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直接表达了作者在秋天一定会离开,无需再思量。这一句充满了决断和自信,也暗示着作者对未来的规划和决心。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视力衰退、两鬓白发、病老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无情、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退隐休官的向往。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觉双眸暗,年惊两鬓苍。
病应无处避,老更不宜忙。
徇俗心情少,休官道理长。
今秋归去定,何必重思量?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道理

    读音:dào lǐ

    繁体字:道理

    短语:理 谛

    英语:justification

    意思:
     1.事理;事物的规律。
      ▶《文子•自然》:“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

  • 心情

    读音:xīn qíng

    繁体字:心情

    短语:心怀

    英语:mood

    意思:
     1.心神;情绪。
      ▶《隋书•恭帝纪》:“悯予小子,奄逮丕愆,哀号承感,心情糜溃。”

  • 徇俗

    读音:xùn sú

    繁体字:徇俗

    意思:顺随时俗。
      ▶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明·方孝孺《绿畴轩记》:“然善为政者,不徇俗而苟同,亦不矫俗以求异。”一本作“循俗”。

  • 官道

    读音:guān dào

    繁体字:官道

    意思:
     1.管理将士的办法。
      ▶《孙子•计》:“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梅尧臣注:“官道,裨校首长,统率必有道也。”一说官为百官之分,道为粮路。见《十一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