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瑶津祷雨见皇忧,谁约金仙下帝州。

瑶津祷雨见皇忧,谁约金仙下帝州。

意思:美津祈祷雨见皇忧,谁约金仙下帝州。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祈雨和祷雨,通过描绘宗教仪式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首句“瑶津祷雨见皇忧,谁约金仙下帝州”,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旱情的关切和希望通过宗教仪式求雨以缓解旱情的愿望。第二句“楼阁绕云千地涌,鱼龙嘘水五天流”描绘了宗教仪式的场景,通过描绘楼阁云绕、鱼龙吐水的生动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力量的信任和对祈雨成功的期待。 第三句“于精自与三灵契”和第四句“殊例终缘万宇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他认为,通过宗教仪式,可以与上天沟通,解决国家的困难和问题。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最后一句“柄国老臣无异术,但将嘉应续阳秋”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老臣的责任和担当,他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或方法,但可以通过祈雨等仪式为国家带来福祉和吉祥。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的忠诚和担当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宗教仪式和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忠诚和担当精神。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瑶津祷雨见皇忧,谁约金仙下帝州。
楼阁绕云千地涌,鱼龙嘘水五天流。
于精自与三灵契,殊例终缘万宇求。
柄国老臣无异术,但将嘉应续阳秋。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帝州

    读音:dì zhōu

    繁体字:帝州

    意思:指京都。
      ▶唐·牟融《送沈侯之京》诗:“悠悠旌旆出东楼,特出仙郎上帝州。”

    解释:1.指京都。

    造句:<

  • 瑶津

    读音:yáo jīn

    繁体字:瑤津

    意思:(瑶津,瑶津)
    天河,仙界。藉以婉称人死后魂灵归宿之处。
      ▶《宋史•乐志十五》:“最情伤,从辇嫔嫱,指瑶津路,泪雨泣千行。”
      ▶《宋史•乐志十五》:“瑶津风物胜

  • 祷雨

    读音:dǎo yǔ

    繁体字:禱雨

    意思:(祷雨,祷雨)
    祈神降雨。
      ▶明·陶宗仪《辍耕录•祷雨》:“往往见蒙古人祷雨者,非若方士然,至于印令、旗剑、符图、气诀之类,一无所用。惟取凈水一盆,浸石子数枚而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