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意思:真实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秋宵书事寄吴凭处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方丈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清幽的秋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联“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诗人以方丈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性和孤独感。方丈是一个传说中的仙境,诗人以此作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追求真实、追求孤独的境界。在寂寥的秋夜中,没有四邻的打扰,只有秋天的月色和清凉的夜风,这样的环境让诗人的道心更加纯净。 颔联“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诗人通过“大梦”和“浮名”两个意象,表达了对过去的反思和对现世浮名的领悟。诗人观察到了人生的虚幻和短暂,明白了名利都是过眼云烟,只有真实的自我才是永恒的。 颈联“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庭树是诗人的寄托,也是诗人对人生的象征。庭树的荣枯无人关注,就像人生的得失无人问津一样。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荣枯自有的感慨。 整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寂寥的环境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诗人的道心真实、纯净,对名利的领悟也是深刻的。同时,诗人的孤独感和自我意识也表现得非常强烈,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非常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诗,它通过描绘秋夜的环境和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和深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真性在方丈,寂寥无四邻。
秋天月色正,清夜道心真。
大梦观前事,浮名悟此身。
不知庭树意,荣落感何人。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四邻

    读音:sì lín

    繁体字:四鄰

    英语:neighbourhood

    意思:(四邻,四邻)

     1.犹四辅。天子左右的大臣。
      ▶《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

  • 真性

    读音:zhēn xìng

    繁体字:真性

    英语:VERA

    意思:
     1.天性;本性。
      ▶《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 方丈

    读音:fāng zhàng

    繁体字:方丈

    英语:abbot

    意思:
     1.一丈见方。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四:“白傅葬龙门山,四方过者,必奠卮酒;冢前方丈之土,常成泥泞。”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