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意思:雷声在金星,雨在八、九峰。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的诗,通过对雷声、雨景、山峰、白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视角。 首联“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描绘了雨前的景象,雷声在太白峰附近响起,雨点开始降落在八九峰上。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读者带入到雨前的环境之中,让人感受到雨前的紧张和神秘。 颔联“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诗人向东望去,看到白阁峰上的云彩,半边被紫阁松遮住。这一联描绘了山峰、云彩、松树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 接下来,“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这里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归隐的生活也更加有趣味。 在颈联中,“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诗人反思了自己误入仕途的错误,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最后,“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归隐生活,他不再垂钓,也不再有人使用水碓,一切都回归了自然。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场的厌恶和反思。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白阁云,半入紫阁松。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幸有数亩田,得延二仲踪。
早闻达士语,偶与心相通。
误徇一微官,还山愧尘容。
钓竿不复把,野碓无人舂。
惆怅飞鸟尽,南谿闻夜钟。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九峰

    读音:jiǔ fēng

    繁体字:九峰

    意思:借喻九疑山。
      ▶唐·罗隐《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苍梧不见人。”

    解释:1.借喻九疑山。

  • 太白

    读音:tài bái

    繁体字:太白

    英语:tai pai

    意思:
     1.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
      ▶《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司马贞索隐:“太白晨出

  • 白雨

    读音:bái yǔ

    繁体字:白雨

    意思:
     1.暴雨。
      ▶唐·李白《宿虾湖诗》:“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
      ▶宋·陆游《大雨中作》诗:“贪看白雨掠地风,飘洒不知衣尽溼。”
      ▶明·何景明《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