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初秋即事》 古邑端居夏景移,炎飙经雨自收威。

古邑端居夏景移,炎飙经雨自收威。

意思:古邑端坐在夏景移,暴风雨自收威经炎。

出自作者[宋]寇准的《初秋即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炎热夏季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在南亭欣赏夕阳下的沙鸥飞翔的场景。 首句“古邑端居夏景移,炎飙经雨自收威”,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古邑中,夏季的景象正在变化,炎热的狂风经过雨水的洗涤,已经收敛了它的威势。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夏季的热度和雨水后的清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可能并不舒适,但他仍然能够平静地面对。 “莲衰小渚秋光淡,蝉噪平林夕照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莲花凋谢,小渚中的秋色变得淡雅;蝉在树林中不停地鸣叫,夕阳的余晖洒在平林之上。这两句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静谧和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孤独。 “冷句每招江客和,深心终约岳云归”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他希望与江上的游客一起创作出清冷的诗句,表达出他内心的深意,就像他与岳云约好一样,终将归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 最后,“晚凉却近南亭立,独看沙鸥向浦飞”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凉时刻独自站在南亭上,看着沙鸥向水边飞去的场景。这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宁静,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炎热夏季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愿望。它是一首优美的诗,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自然的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邑端居夏景移,炎飙经雨自收威。
莲衰小渚秋光淡,蝉噪平林夕照微。
冷句每招江客和,深心终约岳云归。
晚凉却近南亭立,独看沙鸥向浦飞。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改大名府成安县。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后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出为使相。乾兴元年(1022年)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1023年),病逝于雷州。

皇佑四年(1053年),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谥“忠愍”,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仁宗亲篆其首曰“旌忠”。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准善诗能文,七绝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

关键词解释

  • 端居

    读音:duān jū

    繁体字:端居

    意思:谓平常居处。
      ▶唐·孟浩然《临洞庭赠张丞相》诗:“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明·雷士俊《寄王筑夫》诗:“寂寞荒村静,端居念远朋。”
      ▶清·钮琇《觚賸续编

  • 夏景

    读音:xià jǐng

    繁体字:夏景

    意思:
     1.夏日;夏昼。
      ▶《梁书•刘之遴传》:“兼晚冬晷促,机事罕暇,夜分求衣,未遑搜括。须待夏景,试取推寻,若温故可求,别酬所问也。”
      ▶唐·元稹《表夏》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