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
意思:竹子不亚于淇水,花仍像洛阳。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寄题济源李少卿园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土人情并赞美主人公的诗。首先,从整体上看,诗人通过对一个县的风土人情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当地的富饶和特色。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主人公白发苍苍却仍然精神矍铄,热爱游览的赞美。
以下是对诗句的具体分析:
首联“县僻人事少,土肥风物殊。”描绘了这个县的偏僻、安静,人事纷扰较少,土地肥沃,风物特别。这是对当地环境的整体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富饶的乡村景象。
颔联“杖刊灵寿木,轮裹溴梁蒲。”进一步描绘了当地的特色。灵寿木做的拐杖,溴梁蒲做的车轮,这些都是当地的特色手工艺品,进一步展现了当地的独特风情和富饶。
颈联“竹不减淇水,花仍似洛都。”这两句诗人用对比的手法,以淇水的竹和洛都的花来比喻当地的美景,表现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之美。
尾联“主公眉雪白,游览未尝扶。”这是对主人公的描绘。主人公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游览时从不需人搀扶。这是对主人公坚韧不拔,老而弥坚的精神风貌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县的描绘,展现了当地的宁静、富饶和独特风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主人公老而弥坚的精神风貌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