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游二林寺》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意思:静宜风土温暖,迈迈云岚积。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游二林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下马二林寺》是一首描绘诗人从官场退隐,来到二林寺,欣赏自然美景,感受天地间宁静与温暖的诗。诗中通过对二林寺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表示了同情。 首联“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诗人下马进入二林寺,心情愉快地拿起轻便的竹杖,描绘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颔联“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诗人早晨还是官府中的一员,到了晚上就成了灵山上的客人,这一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联,是对二林寺周边环境的描绘。“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这里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二林寺所在地的春回大地的景象,冰雪消融,茗芽抽芽,泉脉涌动。这些景象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这几句诗用“熙熙”、“蔼蔼”等形容词,描绘出一种温暖、祥和的气氛,这种气氛又化作万壑春色,凝结成了一片碧绿。这些描述都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 在全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表示了同情。“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诗人表示自己虽然无能,不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却在山中享受着弄泉石的乐趣。这种自我调侃和自嘲,也体现了诗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二林寺周边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战乱中人们生活的艰辛表示了同情。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也体现了诗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下马二林寺,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暮作灵山客。
二月匡庐北,冰雪始消释。
阳丛抽茗芽,阴窦泄泉脉。
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飘泊,官散无牵迫。
缅彼十八人,古今同此适。
是年淮寇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戎臣苦征役。
独有不才者,山中弄泉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熙熙

    读音:xī xī

    繁体字:熙熙

    英语:peaceful and happy

    意思:
     1.和乐貌。
      ▶《老子》:“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汉书•礼乐志》:“众

  • 云岚

    读音:yún lán

    繁体字:雲嵐

    意思:(云岚,云岚)
    山中云雾之气。
      ▶唐·白居易《春游二林寺》诗:“熙熙风土暖,蔼蔼云岚积。”
      ▶元·张雨《登善精舍葺治苟完七小诗以写予怀》之二:“深结云岚为保障,

  • 蔼蔼

    读音:ǎi ǎi

    繁体字:藹藹

    英语:lush; luxuriant

    意思:(蔼蔼,蔼蔼)

     1.茂盛貌。
      ▶晋·陶潜《和郭主簿》之一:“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 风土

    读音:fēng tǔ

    繁体字:風土

    短语:俗 人情 风俗 传统 风 遗俗 习俗 民俗

    英语:climate

    意思:(风土,风土)

     1.本指一方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