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

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

意思:整天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脸。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和林乔年学士普净院避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清净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清凉处世、消暑纳凉的向往之情。 首联“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诗人以“红尘”比喻世俗的纷扰,表达了对尘世的厌倦之情。而“偶来”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偶然得到了一种清净的境界,仿佛与僧人无异。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也暗示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颔联“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凉世界。这里的“一心自别”和“万事如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超脱,后者则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处之。这种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颈联“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描绘了诗人挥洒玉尘(玉尘指细扫地的灰尘)的禅房生活,以及向往对冰颜(冰颜指如冰般清净的容颜)的仙岭生活。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尾联“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诗人通过赞美友人能够消除烦暑之术,表达了对友人的感激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清凉处世、消暑纳凉的向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汩汩红尘倦往还,偶来偷得似僧间。
一心自别清凉处,万事如经梦寐间。
尽日禅房挥玉尘,几时仙岭对冰颜。
知君有术消烦暑,旋琢琼瑶出道山。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玉尘

    读音:yù chén

    繁体字:玉塵

    意思:(玉尘,玉尘)

     1.即玉屑。古代传说中仙家的食物。
      ▶《渊鉴类函•道部•仙二》引汉·刘向《列仙传》:“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晋·葛

  • 禅房

    读音:chán fáng

    繁体字:禪房

    英语:mediation abode

    意思:(禅房,禅房)
    佛徒习静之所。泛指寺院。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中有禅房一所,内置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尽日

    读音:jìn rì

    繁体字:儘日

    英语:whole day; all day; all day long

    意思:(尽日,尽日)
    终日,整天。
      ▶明·陈子龙《南乡子》词:“尽日对红颜,画

  • 冰颜

    读音:bīng yán

    繁体字:冰顏

    意思:(冰颜,冰颜)

     1.谓面容洁白美好,清莹如冰。
      ▶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採药人﹞乃见众女,霓裳冰颜,艷质与世人殊别。”
      ▶宋·苏轼《送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