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牧守二期方奉计,末期君已得民和。

牧守二期方奉计,末期君已得民和。

意思:州牧郡守二期正在执行计划,最后希望你已得民心。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和张秘丞灯夕韵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某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任期内得到了民心,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官员也因此得到了丰收的回报。 首联“牧守二期方奉计,末期君已得民和”,表达了这位官员在第二个任期即将结束时,已经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一联通过对比“二期”和“末期”的时间节点,暗示了这位官员在任期内的政绩显著,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赞扬。 颔联“不愁米送官仓少,但怪莲开陆地多”,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的政绩。这里用“米送官仓”和“莲开陆地”两个生动的比喻,表达了百姓对这位官员的感激之情。米送官仓,意味着粮食充足,官仓储备丰富;莲开陆地,则意味着莲藕等水生植物大量生长,象征着农业丰收。这一联表达了百姓对这位官员的感激和赞扬,同时也暗示了这位官员在农业方面的贡献。 颈联“座客共沾眉寿酒,厩人预戒早朝珂”,描述了官员宴请宾客的场景,宾客们共同举杯庆祝这位官员的丰功伟绩。同时,厩人预戒早朝珂,暗示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国家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使得马匹得到妥善照顾,为早朝做好了准备。这一联通过描绘宴会场景和厩人的行为,进一步展示了这位官员在治理国家方面的能力和影响力。 尾联“诸公若问龙钟叟,为说腰鎌自刈禾”,表达了如果有人询问这位官员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时,他会自豪地讲述自己亲自收割庄稼的故事。这一联通过描述这位官员亲自参与劳动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关心和尊重,同时也展示了他的亲民形象。 整首诗通过描述官员在任期内的政绩和宴会场景等细节,展现了这位官员的优秀品质和亲民形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百姓对这位官员的感激和赞扬之情。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牧守二期方奉计,末期君已得民和。
不愁米送官仓少,但怪莲开陆地多。
座客共沾眉寿酒,厩人预戒早朝珂。
诸公若问龙钟叟,为说腰鎌自刈禾。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民和

    读音:mín hé

    繁体字:民和

    英语:the people live in harmony

    意思:I
    民众和睦团结。
       ▶《左传•桓公六年》:“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

  • 末期

    读音:mò qī

    繁体字:末期

    短语:末世 深 晚 底 末 末日 终了 末尾 末了 季 终 暮 阑 末梢

    英语:telophase

    意思:行将结束的时期

  • 牧守

    读音:mù shǒu

    繁体字:牧守

    意思: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
      ▶《汉书•翟方进传》:“持法刻深,举奏牧守九卿,峻文深诋,中伤者尤多。”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夫选用失于上,则牧守非其人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