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意思:咫尺遂初堂下的水,寄诗犹自怨人远。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横林望见惠山,寄怀尤延之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寄怀李西涯左史》。从诗的内容来看,它是一首表达对故人思念之情的诗。 首句“平生玉树伴蒹遐”,诗人用“玉树”来比喻李西涯,表达出对他的敬仰之情。“蒹遐”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如同蒹葭遥伴远方的李西涯。 “晚岁春兰隔菊花”,诗人用春兰和菊花来象征季节的更替,表达出岁月流转,而与友人相聚的愿望却如同隔了秋天的菊花一样遥不可及。 “咫尺遂初堂下水”,诗人用“咫尺”形容距离之近,“初堂”则可能指的是李西涯的居所,表达出诗人希望能与友人近在咫尺,常相聚首。 “寄诗犹自怨人遐”,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即使寄诗万里,也依旧觉得友人离自己太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的情感表达更加深刻而动人。同时,诗中还流露出对时光流转、人生聚散的感慨,使得诗的主题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平生玉树伴蒹遐,晚岁春兰隔菊花。
咫尺遂初堂下水,寄诗犹自怨人遐。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咫尺

    解释

    咫尺 zhǐchǐ

    (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small]∶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下水

    读音:xià shuǐ

    繁体字:下水

    短语:杂碎

    英语:launch

    意思:I

     1.牲畜的内脏。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着一盘,便

  • 遂初

    读音:suì chū

    繁体字:遂初

    意思:
     1.早先;以前。
      ▶汉·蔡邕《协和婚赋》:“考遂初之原本,览阴阳之网纪。”一本作“邃初”。
     
     2.遂其初愿。谓去官隐居。
      ▶《晋书•孙绰

  • 堂下

    读音:táng xià

    繁体字:堂下

    意思:
     1.宫殿、厅堂阶下。
      ▶《公羊传•宣公六年》:“仡然从乎赵盾而入,放乎堂下而立。”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中山素女抚流徵于堂上,鸣鼓巴俞作于堂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