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宵无梦寐,高枕听滩声。
意思:整夜没有做梦,高枕头听滩声。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平溪》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独自在溪边的旅馆中,听着溪水、萤火虫、山风等各种声音,度过了一个清醒而宁静的夜晚。
首句“徙倚平溪馆,天高秋气清”,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平缓的溪边馆舍中徘徊,仰望天空,感受着秋天的清新气息。这句诗为读者勾勒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当时的心情。
“水萤光不定,山籁响难平”,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萤火虫在水边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水声潺潺,难以平静。山风呼啸,发出声响,但诗人却难以平静内心的思绪。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外在的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夜火云间戍,寒枫江上城”这两句诗描绘了云间的烽火和江上的寒枫,以及在夜色中闪烁的篝火。这些景象为读者展示了秋夜的深沉和寂静,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终宵无梦寐,高枕听滩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整夜没有入睡,只是静静地听着溪水的声音。这句诗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和淡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欣赏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声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欣赏和感悟。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景色描绘生动而细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相关句子
- 生灵百万俱高枕,公亦官清梦寐安。-- 出自《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作者:[宋]方回
- 高枕龙-- 出自《到石梁观瀑布》作者:[清]袁枚
-
高枕绿杨风。-- 出自《菩萨蛮·小庭过雨莓苔滑》作者:[宋]王之道
- 高枕卧烟霞。-- 出自《诉衷情 继古韵》作者:[元]王丹桂
- 高枕南山南。-- 出自《京还赠张(一作王)维》作者:[唐]孟浩然
- 高枕卧烟霞。-- 出自《望蓬莱 本名望江南 赠家兄忠武访及》作者:[元]王丹桂
- 梦寐无端际。-- 出自《悼室人诗》作者:[南北朝]江淹
- 梦寐见之。-- 出自《长相思·长相思》作者:[元]郭珏
- 思量如梦寐。-- 出自《谒金门·秋露坠》作者:[宋]晏殊
- 相看如梦寐。-- 出自《谒金门 示知命弟》作者:[宋]黄庭坚
- 神交疲梦寐。-- 出自《酬谢宣城朓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永怀寄梦寐。-- 出自《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作者:[南北朝]江淹
- 梦寐复冥冥。-- 出自《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作者:[南北朝]江淹
- 如梦寐。-- 出自《千秋岁·叶舟容易》作者:[宋]晁补之
-
侍宴终宵。-- 出自《减字木兰花·嫣然笑粲》作者:[宋]林淳
- 终宵忘寐。-- 出自《减字木兰花·终宵忘寐》作者:[宋]黄庭坚
- 终宵无寐。-- 出自《减字木兰花·半窗斜月》作者:[宋]赵长卿
- 终宵迸泪如金波。-- 出自《关山月》作者:[宋]释文珦
- 锐出玄精终宵末。-- 出自《棹棹楫》作者:[元]侯善渊
- 无梦。-- 出自《无梦令·四鼓婴儿跨凤》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四鼓婴儿跨凤》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三鼓玉金深种》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三鼓玉金深种》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二鼓孤清妙用》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二鼓孤清妙用》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 五更》作者:[元]马钰
- 无梦。-- 出自《无梦令 五更》作者:[元]马钰
- 不眠敧枕听。-- 出自《菩萨蛮·西风转柂蒹葭浦》作者:[宋]赵长卿
- 梦回敧枕听残角。-- 出自《醉落魄/一斛珠》作者:[宋]蔡伸
- 欹枕听新雨,往事朦胧。-- 出自《甘州/八声甘州》作者:[宋]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