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

意思:孤坟三尺土,谁可以做培栽?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忍死留别献盐铁裴相公二十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贤相辅佐明主,为苍生谋求福祉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被埋没的人才的深深同情。 首句“贤相辅明主,苍生寿域开”,描绘了贤明的君主得到了贤臣的辅佐,使得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犹如开启了一个幸福的世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明君贤臣的赞美,以及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向往。 “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一句,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时光的流逝和人才的埋没。青春如同辞去了白日,而那些有才华的人却在幽暗的土壤中化为黄埃,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被埋没的人才的同情。 “岂是无多士,偏蒙不弃才”则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肯定和赞美。他认为并不是没有多的人才,只是有些人被埋没了。 最后一句“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诗人以孤坟为喻,表达了对人才的悲悯和惋惜。那些被埋没的人才,就像孤坟上只有三尺高的土,无人为他们培土,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关注和期待。 整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贤相辅明主、苍生福祉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被埋没的人才的深深同情和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充满了对人才的关注和期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贤相辅明主,苍生寿域开。
青春辞白日,幽壤作黄埃。
岂是无多士,偏蒙不弃才。
孤坟三尺土,谁可为培栽?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孤坟

    读音:gū fén

    繁体字:孤墳

    意思:(孤坟,孤坟)

     1.没有合葬的坟墓。
      ▶《文选•潘岳<西征赋>》:“瞰康园之孤坟,悲平后之专絜。殃厥父之篡逆,蒙汉耻而不雪。”
      ▶李善注:“《汉书》曰

  • 三尺

    读音:sān chǐ

    繁体字:三尺

    意思:
     1.指法律。
      ▶《史记•酷吏列传》:“周曰:‘三尺安出哉?’”裴骃集解引《汉书音义》:“以三尺竹简书法律也。”
      ▶前蜀·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诗:“俭德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