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销夏》 雪岭不知暑,聋人谁辨音。

雪岭不知暑,聋人谁辨音。

意思:雪岭不知道热,聋哑人谁辨音。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山居销夏》

全文赏析

这首诗《雪岭不知暑,聋人谁辨音》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表达诗人心境的诗篇。它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将冬天的寒冷与寂静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思考。 首先,“雪岭不知暑,聋人谁辨音”这两句诗以一种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冬天的景象。雪岭高耸入云,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它也依旧保持着寒冷,仿佛是聋哑的人无法理解季节的变换。这种描绘既突出了冬天的寒冷,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冷静和沉着。 “青蝇天下舌,凉月上皇心”这两句诗则以青蝇和月亮为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情感。青蝇的天下之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思考和表达,而凉月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平静。这种表达方式既生动又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躁羽扬风疾,恬鱼入浪深”这两句诗则描绘了冬天的动态景象。躁羽象征着冬天的风雪,扬风疾则表现了风雪的狂暴和迅疾。而恬鱼则象征着冬天的鱼儿,它们在浪深中游弋,表现了冬天的宁静和深沉。这种动静结合的描绘方式,既表现了冬天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思考。 最后,“但思千日醉,莫作九州箴”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诗人认为应该享受人生的欢乐,而不是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这种态度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和乐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冬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思考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岭不知暑,聋人谁辨音。
青蝇天下舌,凉月上皇心。
躁羽扬风疾,恬鱼入浪深。
但思千日醉,莫作九州箴。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雪岭

    读音:xuě lǐng

    繁体字:雪嶺

    意思:(雪岭,雪岭)

     1.积雪的山岭。
      ▶唐·卢纶《从军行》:“雪岭无人迹,冰河足雁声。”
      ▶唐·慧凈《杂言》诗:“沙河雪岭迷朝径,巨海鸿崖乱夜津。”<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