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体五首》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意思:除非经过琢磨工,每天空叹息。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杂体五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镜自喻,表达了对自身处境和命运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镜子被尘垢侵蚀,失去了原有的辉光,如同诗人被世俗的尘世所侵蚀,失去了原有的清净和光辉。接着,诗人通过南金、鞶带等贵重物品的黯淡无光,表达了自己在世俗中受到的打击和磨蚀。 诗人通过美人、鹰与鹯等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追求真理、光明和自由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诗人只能空自叹息,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诗中还描绘了古宅中的祆鸟、枯树枝等形象,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在黄昏时分窥视人室,鬼物相与期,更是让人感到恐惧和不安。 最后,诗人以春罗双鸳鸯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对那些只注重外表、不关心劳苦者的贵豪之家的虚伪和丑陋进行了批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寓意深远。通过以镜自喻,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同时也对那些只注重外表、不关心他人的人进行了批判。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沉沉匣中镜,为此尘垢蚀。
辉光何所如,月在云中黑。
南金既雕错,鞶带共辉饰。
空存鉴物名,坐使妍蚩惑。
美人竭肝胆,思照冰玉色。
自非磨莹工,日日空叹息。
古宅集祆鸟,群号枯树枝。
黄昏窥人室,鬼物相与期。
居人不安寝,搏击思此时。
岂无鹰与鹯,饱肉不肯飞。
既乖逐鸟节,空养凌云姿。
孤负肉食恩,何异城上鸱。
春罗双鸳鸯,出自寒夜女。
心精烟雾色,指历千万绪。
长安贵豪家,妖艳不可数。
裁此百日功,唯将一朝舞。
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
同声自相应,体质不必齐。
谁知贾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叹息

    读音:tàn xī

    繁体字:嘆息

    短语:长吁短叹 叹 唉声叹气 嘘

    英语:sigh

    意思:(参见叹息,叹息)

    近义词: 慨叹、叹气

  • 自非

    读音:zì fēi

    繁体字:自非

    意思:
     1.倘若不是。
      ▶《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外内无忧;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
      ▶《汉书•董仲舒传》:“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彊勉

  • 磨莹

    引用解释

    磨治光亮。《西京杂记》卷一:“ 高祖 斩白蛇剑……十二年一加磨莹,刃上常若霜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一》:“又有石牀,长八尺,磨莹鲜明,叩之声闻远近。”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我公神之而露其梦,於是迎入府之别亭,磨莹雕饰,克尽其妙,朝夕瞻拜,时不之怠。” 明 张居正 《贺少司寇少崖傅公三品奏最序》:“古之所为学道术者

  • 工日

    读音:gōng rì

    繁体字:工日

    意思:表示劳动时间的计量单位。指一个劳动者工作一日。是计算劳动生产率、出勤率等指标时所采用的时间单位。

    解释:一个劳动者工作一天为一个工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