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邵尧夫诗》 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

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

意思:若论老子胸中事,除了溪山一事没有。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读邵尧夫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
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赞美两位历史人物:陶渊明和邵尧夫。陶渊明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邵尧夫则是北宋时期的一位道学家,他主张清心寡欲,提倡自然无为。 首句“饮酒已输陶靖节”,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饮酒是陶渊明的爱好之一,他喜欢在田园生活中寻找乐趣,而“输”字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诗歌才华的赞赏。 次句“作诗犹爱邵尧夫”则表达了对邵尧夫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邵尧夫的哲学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句“若论老子胸中事”,这里的“老子”是指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也就是邵尧夫所倡导的自然无为的思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思想的认同和赞赏。 最后一句“除却溪山一事无”,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在诗人的眼中,除了溪山之外,没有什么更能让他感到满足和快乐的事情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充满了田园生活的气息,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饮酒已输陶靖节,作诗犹爱邵尧夫。
若论老子胸中事,除却溪山一事无。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除却

    读音:chú què

    繁体字:除卻

    英语:abatement

    意思:(除却,除却)
    除去。表示所说的不算在内。
      ▶唐·曹唐《哭陷边许兵马使》诗:“除却阴符与兵法,更无一物在仪床。”

  • 胸中

    读音:xiōng zhōng

    繁体字:胸中

    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
      ▶《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

  • 一事

    读音:yī shì

    繁体字:一事

    英语:be related (organizationally or professionally)

    意思:
     1.一件事。
      ▶《淮南子•缪称训》:“

  • 老子

    读音:lǎo zi

    繁体字:老子

    短语:父亲 爹 翁 大人 大 父 爷 爸 爹爹 爸爸

    英语:father

    意思:
     1.老年人自称。犹老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