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意思:摇曳骊山阴,各位姨烂红裙。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云龙山观烧得云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火焰山景象的诗,通过对火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点明了火焰山的特殊地理环境,为下文的描写做了铺垫。颔联“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通过描写霜降和火焰燃烧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火焰山的氛围。 接下来几联通过对火焰山火焰、烟雾、动物、植物的描绘,展现了火焰山的奇特景象。其中,“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一句表现了火焰山高处的景象,形象生动。 “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则从嗅觉和听觉角度,描绘了火焰山周围的植物在火焰焚烧下的情景,给人以悲壮之感。 “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一句借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最后几联则表达了诗人对火焰山景象的感叹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通过对火焰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生活的感慨。同时,借用历史典故也使得诗歌更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丁女真水妃,寒山便火耘。
陨霜知已杀,坯户听初焚。
束缊方熠燿,敲石俄氤氲。
落点甘泉烽,横烟楚塞氛。
穷蛇上乔木,潜蛟蹑浮云。
惊飞堕伤雁,狂走迷痴麏。
谷蛰起蜩燕,山妖窜夔羵。
野竹爆哀声,幽桂飘冤芬。
悲同秋照蟹,快若夏燎蚊。
火牛入燕垒,燧象奔吴军。
崩腾井陉口,万马皆朱幩。
摇曳骊山阴,诸姨烂红裙。
方随长风卷,忽值绝涧分。
我本山中人,习见匪独闻。
偶従二三子,来访张隐君。
君家亦何有,物象移朝曛。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骊山

    读音:lí shān

    繁体字:驪山

    英语:Mt Lishan

    意思:(骊山,骊山)
    在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因古骊戎居此得名。是着名的游览、休养胜地。又名郦山。
      ▶《汉书•刘向传》:“秦

  • 摇曳

    读音:yáo yè

    繁体字:搖曳

    短语:摆动 晃荡 摇摇晃晃 晃动 晃 颤悠 悠

    英语:joggle

    意思:(摇曳,摇曳)

     1.亦作“摇拽”。晃荡

  • 红裙

    读音:hóng qún

    繁体字:紅裙

    意思:(红裙,红裙)

     1.红色裙子。
      ▶南朝·陈后主《日出东南隅行》:“红裙结未解,绿绮自难徽。”
      ▶唐·万楚《五日观妓》诗:“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