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意思:青山如浪进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出自作者[宋]王安石的《将次相州》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通过对漳州一带古墓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漳州一带的青山,仿佛波浪般涌动,而在这青山之中,便是那八九座魏晋时期的坟丘,也就是古人所称的“垄亩”。这一联以景起笔,青山如浪,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而那八九座坟丘,则代表了古人曾经的辉煌和逝去。
颔联“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诗人以蝼蚁和骐驎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无常和历史变迁的感慨。蝼蚁和骐驎都是古人对墓中随葬品或墓主灵魂的象征,他们往还空垄亩,埋没在几秋的时间里,也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历史的无情。
颈联“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诗人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表示了深深的敬意和感慨。他们曾经功名盖世,但如今又有谁能够记得他们呢?他们曾经气力回天,但最终也难逃历史的变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英雄难存的深刻感悟。
尾联“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诗人以魏公诸子的后代分衣裘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即使曾经拥有再多的财富和地位,最终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何必执着于过去的余物呢?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功名过眼云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青山、坟丘、蝼蚁、骐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古人的敬意和感慨,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