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望花有感》 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意思:春天来时我不知道多少,只是奇怪天天柳梢好。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望花有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春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深深热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 首句“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直接点明春天来临,而诗人却浑然不觉,只顾欣赏每日柳梢变好的景象,这种对生活的细微感受,透露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我嗟无地自种花,常恐东风只生草”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视,他感叹自己没有土地种植花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风轻拂,小草疯长,这其中也蕴含着一种淡淡的无奈和失落。 “谁家有园不可入,时时纵欲信自到”则表现了诗人的率真和自由,他渴望走进每一家园,欣赏园中的春色,这种随性而为的心态,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桃杏虽迟亦颠倒,高枝飞鸟夜踏空”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盛景,桃花杏花虽然来迟,却也争奇斗艳,高枝的飞鸟在夜空中自由飞翔,这一切都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和生机。 然而,“悲来四顾慷慨歌,要且倾酒浇颜酡”,诗人的情绪开始转变,他面对春天的美景,心中却涌起一股悲意,于是他借酒浇愁,这种情感的冲突和转折,使得诗的意境更加丰富和深厚。 最后,“春归欲挽谁有力,河浊虽泣行奈何”,诗人对春光的流逝感到无奈和悲凉,他想要挽留春天,但却感到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河水浑浊,哭泣着离开,这种无奈和悲哀之情,使得诗的主题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哀愁,情感真挚动人,语言质朴自然,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春来几时余不知,但怪日日柳梢好。
我嗟无地自种花,常恐东风只生草。
谁家有园不可入,时时纵欲信自到。
寒梅最香落已阑,桃杏虽迟亦颠倒。
高枝飞鸟夜踏空,低树狂儿日摧拗。
惟余零落满地红,主人更听奴频扫。
悲来四顾慷慨歌,要且倾酒浇颜酡。
春归欲挽谁有力,河浊虽泣行奈何。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柳梢

    读音:liǔ shāo

    繁体字:柳梢

    意思:柳树的末端。
      ▶唐·李商隐《和友人戏赠》之一:“迢递青门有几关?柳梢楼角见南山。”
      ▶宋·欧阳修《生查子》词:“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刘因《探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